近日,基礎醫學院李聚學教授,附屬眼科醫院蔣沁教授聯合東南大學劉安副教授在《自然?通訊》在線發表題為《弓狀核CRABP1神經元在能量穩態調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》(The ARCCRABP1 neuron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energy homeostasis)的研究論文。在這項研究中,研究團隊鑒定了下丘腦弓狀核(ARC)中一種新型的調節食欲的神經元—ARCCRABP1神經元。

團隊首先發現CRABP1蛋白特異性地表達于成年小鼠的下丘腦弓狀核(ARC)區域。進一步通過與ARC中已知的各神經元類群標志分子進行免疫染色和原位雜交,發現表達CRABP1的細胞是一類不同于AgRP神經元和POMC神經元等已知類群的新型神經元亞群。通過構建CRABP1-Cre小鼠,并在ARC區域注射AAV病毒,以特異性消融ARCCRABP1神經元,結果導致小鼠出現肥胖等代謝失調相關表型。進一步利用化學遺傳學和光遺傳學技術,作者發現,特異性抑制ARCCRABP1神經元會導致小鼠攝食量增加,而激活這些神經元則顯著減少攝食行為。這一結果表明,ARCCRABP1神經元在調控食欲和能量平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
該研究首次揭示了ARCCRABP1神經元是一類獨特的神經元亞型,作為下丘腦神經環路中調控能量代謝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能量穩態調控中的關鍵作用。這一發現不僅推動了我們對能量代謝調節中神經機制的理解,還為未來肥胖的治療干預提供了潛在靶點。
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李聚學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,東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安副教授、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蔣沁教授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。南京醫科大學人體解剖學系張永杰教授、阜陽師范大學屈長青教授為本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。南京醫科大學常州醫學中心博士后閆麗紅,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博士生張鑫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。
原文鏈接: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467-025-57411-7
(供稿:李聚學課題組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