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校第二附屬醫院周祥教授團隊在心血管領域著名期刊《Cardiovasc Res》雜志上發表了題為“Single-cell epi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unveils the pivotal role of GATA5/ISL1+ fibroblasts in cardiac repair post-myocardial infarction”的研究論文。該團隊首次發現具有修復功能的GATA5/ISL1+成纖維細胞,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肌梗死(MI)后心肌纖維化和心功能下降,為MI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。

成年哺乳動物心肌細胞的再生能力有限,因而無法彌補MI造成的細胞損失,最終導致心室重構和心力衰竭。因此,通過多組學技術發掘心臟直接重編程的調控靶點,對于改善MI預后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。研究人員對MI小鼠心臟組織的單細胞ATAC-seq和RNA-seq數據進行聯合分析,首次鑒定出GATA5/ISL1?成纖維細胞亞群,該類細胞主要集中在梗死交界區,具有向心肌細胞分化的潛力。GATA5/ISL1通過抑制Wnt/β-catenin信號通路,促進心臟成纖維細胞向功能性心肌細胞轉化,最終改善MI小鼠的心臟結構和功能。該研究發現GATA5/ISL1?成纖維細胞具有心臟保護作用,為MI后心臟修復提供了全新的干預靶點。

我校第二附屬醫院周祥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,我校第二附屬醫院張淑晨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,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93/cvr/cvaf101
(撰稿/周祥教授課題組;審核/沈百欣 汪潔云)
